引进除害曾被人们称赞,如今40年过去,它已成灾,农民纷纷想除掉
摘要:北京时间20190716关于【引进除害曾被人们称赞,如今40年过去,它已成灾,农民纷纷想除掉】的具体情况和说明,让www.gzmyyl.cn新闻频道的以图文形式为您慢慢道来。
随着现在社会不断发展,农村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农民家里逐渐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渐迈向小康了。不过农村变化虽然很大,但农民万变不离其宗,种植还是每天大多数农民主要干的事情。
说到种田,就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什么对农田破坏最大?很多人都会觉得是害虫细菌等等,但其实有种东西比它们更毁田,就是外来植物入侵,比起当地的细菌害虫,外来植物的特点往往都是生长迅速,存活率高,难以消灭,久而久之会迅速侵占当地动植物和农作物的生存环境,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等等。一些外来物种是无意入侵的,一些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但不置可否的,它们都会对入侵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我国上世纪就是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起初起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后续由于生长迅速同时有极强的侵略性对我国多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种植物是互花米草。经过中国专家的研究,40年前决定引进它。专家的初衷是好的,因为为了进一步开拓土地面积,保护粮食生产和保护一些地区堤坝不受侵蚀。因此,互花米草从遥远的美国引入大陆。引进的原因主要是这种草类植物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
互花米草对气候环境基本不挑剔,有植物的地方它们基本都可以生长。尤其是是在河口的淤泥海滩上,它发达的根系可以深入土壤达100厘米左右,可以固化土壤和固化泥。最早也是应用在很多海滩河流入海口,用它进行促淤造陆的工程。
在其引入的早期阶段,确实创造了许多经济和生态价值。许多淤泥的区域已成为可种植的耕地。同时,互米花草由于有不错的耐盐性,所以很多盐碱地也是逐渐的好转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减少潮水对大坝的影响,保护大量人力和资源建造的水坝,这样就间接保护大坝后面的人们。所以早些时候人们对互米花草评价很高。
然而专家却忽视了对这类植物的护理监管,并且在没有全面的环境评估的情况下就扩种至全国。导致这类草突破了地区环境的限制而大面积的生长,并且对种植的生态环境,作物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最明显的就是海滩附近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河流航道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并且很多地区的农作物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水稻一类的喜湿的作物都有一些减产,并且很多水产养殖场也受到了影响,因为这类植物的疯长会破坏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正是由于互米花草后期这种近乎成了灾的入侵,使得各地也是开展了清楚活动,但是清除起来极为困难。笔者也是了解了一下,1.人工机械的清理效率极低,使用塑料薄膜使其窒息死亡,埋葬或是反复焚烧能达到90%的消灭率。但是这种方法比使用除草剂贵且在实际操作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例如这些塑料薄膜也许会被潮汐带走。因此该方法只适用于较小的区域范围。其秧苗或幼株可以采用挖除的方法。2.除草剂通常只能清除地表以上部分,对于滩涂中的种子和根系效果较差。一次性施用除草剂精吡氟禾草灵和吡氟乙草灵(盖草能)能达到90%以上的杀灭率,但是若想完全清除该杂草则需要反复喷施。3.生物防治如光蝉被认为是有效的。资料仅供大家参考,实际还是要以当地的效果和措施为准。
大家对这种物种入侵有什么看法呢?或者有什么好的防治措施?欢迎大家多多评论转发。